四川养生糖工委揭秘专门针对糖尿病的 4大骗局,如何识破?

    下面为大家总结了常见的糖尿病"骗局"。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目前还没有办法根治,只能被控制或者早期的糖尿病可以逆转,很多糖友无法接受这一事实,急切想摆脱带病生存的状态,于是就有了治愈糖尿病的各种骗局……

    下面为大家总结了常见的糖尿病"骗局"。



    1、神奇药物或保健品

    有的公司声称其药物或保健品能够完全治愈糖尿病或几个疗程就可以不吃药、不打针,但实际上它们可能只是无效甚至有害的产品。

    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户,他们发布的文章常常以“神奇降糖秘方”“从根消除高血糖”"糖尿病有救了"等内容博人眼球,虚假宣传,并以科普文章的形式在互联网上或者报纸上进行推广。

    其实这些产品可能没有经过科学验证,或者它们的功效被夸大了,导致用户花费大量金钱但效果甚微。


    2、植物胰岛素

    “西药伤肝伤肾,中药机理说不清。而这种产品是从天然苦瓜中提炼,具有生物活性的口服植物胰岛素,绝对没有任何毒副作用,也不会产生依赖性,百分之百纯天然,并且对1型、2型糖尿病都适用……”一句句广告语,看似有理,实则漏洞百出。 

    植物中不可能有胰岛素,这是医学界早有定论的。1921年,加拿大人班廷和贝斯特从动物胰腺中提取到了胰岛素并获得诺贝尔奖。

    苦瓜虽是利于糖友的健康食品,但最多只能说是辅助降糖,依靠这一种食物来控好血糖是不现实的。 



    3、高科技产品能够治愈糖尿病

    很多子女都非常头疼这样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家中的老人经常受到一些不良商家的蛊惑,去参加一些所谓的健康研讨会,买回来一堆没用的垃圾,还号称能够治愈百病。

    其中就有一些所谓的高科技产品,像是手环、沙发、项链、床、磁疗产品,号称可以治愈糖尿病。

    这些当然是骗人的,如果真有高科技产品能够治愈糖尿病,肯定会引起特别多人的重视,会成为官方媒体的大新闻。


    4、不轻信小道消息

    现在我国对医药广告实行审批制度,但难以监管的是不法商家自己印制、在街头散发的小报、传单,有的甚至可以直接邮寄到家,特别是老年糖友一看,还是针对糖尿病的,更加深信不疑了。

    这些非法印刷品往往冠以“中国糖尿病专刊”“老年健康报”等看似很大的名头,由于没有监管,里面的内容天花乱坠,想怎么吹就怎么吹。

    还有一些是以学雷锋、作贡献为幌子,搞什么为“糖友”免费义诊、免费体检,或搞优惠推销降糖药品活动,与“糖友”套近乎,消除大家戒备心理,让你找到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感觉,自觉自愿掏腰包。

    对这些东西,一概不要相信!



    教您3招,识别骗局


    01吹的越神越可疑

    如果遇到宣传“能根治”“不吃药不打针”“不用终生服药”“不用控制饮食”“修复基因”“修复胰岛”“纳米技术”等字眼的宣传,千万别轻信。

    带有绝对保证和论断的宣传,如100%有效、包痊愈,“底气十足”的话,肯定是假的。


    02假药更爱傍权威

    售卖假药者自然知道自己的东西没办法治病,毕竟心虚,于是特别喜欢“拉大旗作虎皮”,什么“诺贝尔奖得主”“得世界XX金奖”“经FDA认证”等字眼频频出现,动辄就是某某资深专家、终生教授,甚至盗用军队、研究所的名义欺骗消费者。

    给其产品穿上华丽外衣,然后再举个子虚乌有的“成功治愈”案例,宣称使用一段时间即可停药或停用胰岛素,最后保证无效退款,再奉送一系列奖品,得到中老年患者信任,但是最后却让糖友人财两空。

    而国家早就禁止军队医疗机构以军队名义做广告,所以凡是以军队医疗机构名义做的广告都是假的。


    03细查产品身份证

    由于食品、保健品的审批比药品宽松,很多产品拿到的是食品、保健品的批号,而保健品是不能治病的。

    如果是有正规生产批号的产品,最好在广告上或包装上仔细找批准号,如为“健”字或“食”字产品,则不属于药品。

    这些都可以去专业的网站(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查询药品、保健品、食品(sc)相关信息或者咨询专业的人士。

    如果是药品的话,要看看它的适应症,很多被曝光的产品与糖尿病一点关系都没有,却声称能治糖尿病。




    四川养生糖工委宣

    20240906





    蜀ICP备1301542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