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养热线:
今天迎来处暑节气。处暑过后,秋意渐浓,气温由炎热向凉爽过渡,中医提醒,这一节气要注意预防呼吸道、消化道疾病,养生重在"滋阴润燥"。
处暑时节,早晚凉、白天热,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相对多发。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张荣春说:“处暑就是暑气到此为止了,但是目前还是有高热潮湿,高热潮湿特别容易导致消化道疾病,胃肠功能紊乱、拉肚子等等,此外天气由热转凉,特别是昼夜温差比较大,还要预防呼吸道疾病,不能受凉。”
医生提醒,处暑节气,起居上应从夏季的晚睡早起调整为早睡早起,适当午休,注意根据温度变化适时增减衣物。
淮安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治中医师汤月霞说:“添衣可以遵循春捂秋冻的一个养生原则,不要一下子添得过多,以自身感觉不过寒凉就可以了。”
饮食上,应注重"滋阴润燥",多吃酸味水果,如山楂、葡萄等。还要注意养护肠胃,多吃百合粥、银耳粥、杏仁粥等有助于健脾胃、补中气的食物。
张荣春主任说:“处暑有的地方有吃鸭子的习俗,鸭子有补气、补液的作用,特别适合秋天这个季节食用,马上菱角上市了,菱角也是补脾胃的,适合这个季节,到了凉爽干燥的时候,西瓜就不适合吃了,凉性太大了。”
(来源:江苏新闻频道/汪乐萍 编辑/国正)